语出于肝,象木有枝条,多委曲也。凡人之泣甚而继以嗽者,正以气并于上而奔迫于肺耳。
亦有阳气下趋而君火未与之下趋者,有阳气下趋而君火即与之下趋者,此际不可玩忽。火沸,置秫米一升,治半夏五合,徐炊令竭,为一升半。
阴邪除则五阳布,五阳,五脏之胃气也。人之泣涕上出者,皆本乎心,盖心为五脏六腑之主,若悲哀忧愁动其心,则五脏六腑皆应而摇,脏腑摇则宗脉皆应而动,动则液道开而泣涕所以出也。
虫动于胃,甘缓于中,心当矣。气增而久,则脏有偏胜,脏有偏胜,则必有偏绝矣。
有其少必有其多,故阳厥多阳,阴厥多阴也。仲景曰∶“伤寒脉浮而缓,手足自温者,系在太阴。
邪在厥阴经则行于股阴腹胁,故身热。然胃为脾腑,脾主四肢,火既胜肺,胃复连脾,脾病则四肢亦病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