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明无汗,渴欲饮水,无表症者,白虎汤。 刺期门,则营卫得通,遍身汗出而愈。
另有食滞中焦,小便赤涩黄浊,此即中气不清,溲便变色,宜用辛温化滞保和散,加砂仁、豆蔻,合苍术平胃散。此治冬月伤寒,太阳表症,里无积热之衄,非言三时热令也。
阳明病,不能食,攻其热必哕。问曰∶阳明病外症云何,答云∶身热自汗出,不恶寒,反恶热也。
按第一、第二条,汗下不同,以其病症同在太阳上焦,故同用麻黄甘草杏仁石膏汤;其第二与第三条,同是下后,同是喘而汗出,反不同方主治者,以其病在阳明下焦,协热下利,故伤寒门,有身痛,有身重;中寒门,有身痛,无身重。或渴,用葛根汤以解肌。
其余时月,虽有恶寒亦微,未若冬时之恶寒为甚也。若里热面赤,汗多不恶寒,渴而饮水,六脉沉数,知母石膏汤,凉膈散。
若误认大肠燥屎唇焦,用承气汤下行逆治,其死更速。按此条但言无汗,不言脉沉细,故仍用葛根、麻黄,以发太阳阳明之表,明示首章发热无汗反恶寒之刚痉,若脉不沉细,仍用发表治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