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际之血液,不能养营,必使之外出,即是除旧布新之义也。暑以蒸之,岁火太过,炎暑流行,暑为热证明矣。
不知寒邪遏郁,气机血液不畅,则为病。有胎尚漏下血者,审是火逼而下行者,法宜清火;审是元阳不足而不能收束者,法宜补阳。
《难经》三难,以脉上鱼为溢,入尺为覆为关格,即终始、禁服二篇溢阳溢阴之意。 无邪证邪脉可据者,阴亏火盛,阳虚暴脱等证,即类中风也。
然世之业俞雷者,所在而有其庸庸者无论矣,即专门名家,或拘于偏见,或泥于古方,可以偶一弋获而未可以百发百中,诚欲得医之意,必万全而无害者,不数数觏,予自宣抚粤西,以四时皆夏,一雨成秋之风土,时婴小疾,未暇延医,间尝就验方以意为之,无不应手立瘥。卒然击仆偏枯,神昏不语等证,与阴亏火盛,阳虚暴脱之击仆偏枯,神昏不语等证相类,而真伪难分,却真有风形可据之证也。
然又云目黄赤者,不可用附子,亦有当汗下者,则此中表里寒热虚实无所不有,当以伏邪痎疟沙毒诸法参治。余再三追索,疑是内伤于生冷之寒湿,不能闭其卫外气机,故不即病,伏于其中,感天地闭塞,潜藏之气机裹束,不能发泄,延至春月,寒气化为热邪,随气机发泄而外出,春月温和,故名之曰温病。
夫人身上下四旁,莫非二气充塞,二气皆不可偏,偏于阳则阴虚,偏于阴则阳弱。蒋宝素曰:燥证者,六淫金燥之证也,与火证之燥不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