虽然,仲景言急下之证,亦有数条。其致疾之由,则有风、寒、暑、湿之殊;辨证之法,则有表、里、虚、实之异。
诸艺之中,医为尤重,以其为人之司命,而圣人之所以必慎者也。六经备治,而功专肾肝;寒燥不偏,而补兼气血。
朱丹溪曰∶太阳病在表而攻里,可谓虚矣。手阳明大肠主津,病消则目黄口干,是津不足也;足阳明胃主血,热则消谷善饥,是血中伏火,喜饮凉水,宜寒凉渗剂以清其热;血分渴者,喜饮热水,宜甘温酸剂以滋其阴。
故丹溪治伤寒,多用补中益气汤;气虚者四君子加发散药,血虚者四物汤加发散药。南星之辛烈,所以燥湿痰;二乌之辛热,所以散寒湿。
又曰∶水病当以健脾为主,使脾实而气运,则水自行,宜参苓为君,视所挟证加减。海藏治风湿,无汗者用神术汤,有汗者用白术汤;治刚痉神术汤加羌活、麻黄,治柔痉白术汤加、术、桂心;治中,脉弦细芤迟者,用黄汤。
再加阿胶,名妇宝丹∶治虚寒经水不调。张仲景用此丸治汉武帝消渴,喻嘉言曰∶下消之证,饮水一斗,小便亦一斗,故用此以折其水,使不顺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