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上皆大承气证也。此足太阴、厥阴药也。
此病多因惊忧、痰血塞于心窍所致。或由湿热、或由虚寒,大抵热者多而寒者少。
又曰∶虚劳之疾,百脉空虚,非粘滞之物填之,不能实也,精血枯涸,非濡湿之物滋之,不能润也,当用参、地黄、二冬、枸杞、五味之属,各煎膏,另用青蒿,以童便熬膏,合前诸汁,并麋角胶、霞天膏化服。 此物味辛苦而气寒,用九蒸九晒,则苦寒之浊味皆去,而气轻清矣。
滑石寒而淡,寒则能除六腑之热,淡则能利六腑之湿;甘草得天地冲和之气,故性平而调六腑;干姜得天地正义之气,故入气而辟湿邪。鹿角胶霜、菟丝、熟地,皆肾经血分药也,大补精髓;柏子仁入心而不亦宜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