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澜曰:此节辨脉迟内结之,或宜大承气攻之,或但可以小承气微和之也。且火高水下,水火不相射也。
成无己曰:气宜通也,以塞故痛。表实无汗,故合麻桂二方以解外。
若小便不利,则为病在卫分,有停水也;今小便反利,则为病在荣分,有瘀血也,法当下之,宜以抵当汤。在表之邪未除,而在里之饮上逆,故仿五苓两解表里之法也。
答曰:其脉自微,此以曾发汗,若吐、若下、若亡血,以内无津液,此阴阳自和,必脉浮而紧,邪实也;按之反芤,正虚也;正虚邪实,邪与正争,故发战汗出而解也。本先下之,而反汗之,为逆;若立治逆之法,不外乎表里;而表里之治,不外乎汗下。
如无真阿胶,未持脉时,病人叉手自冒心,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,此必两耳聋无闻也,所以然者未持脉时,病人叉手自冒其心,师因教试令咳而不咳者,此必两耳聋无所闻也。且此今人所患者多,而治者鲜有若是之明且尽也。
以药论之,入肝经药为之引,用泻心火药为君,是治实邪之病也。《内经》曰∶脾胃者,仓廪之本,营之居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