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,四君子汤也。本方加陈皮、茯苓,名补中汤∶治泄泻。
阳气怫郁,舌苔、言妄,手少阴心丁火病矣;先师有泻心数法;亢极动血,上下烦蒸,手厥阴心包火,手少阳三焦火病矣,治有三黄、柴芩数条;小便癃秘,手太阳小肠丙火病矣,治有五苓,导赤之例;刘子谓火热寒不能伤,信乎。 不加葆摄,恣其戕伤,使《内经·上古天真论》曰∶上古之人,法于阴阳,和于术数保生之法,食饮有节,起居有时,不妄作劳,故能形与神具,而尽终其天年,度百岁乃去。
此湿土太过之证,经曰敦阜是也。人参甘温,大补肺气,为君;麦冬甘寒,润肺滋水,清心泻热,为臣;五味酸温,敛肺生津,收耗散之气,为佐。
喻嘉言曰∶伤寒分表里中三治,表里之邪俱盛,则从中而和之,故有小柴胡之和法,用人参、甘草、半夏、生姜、大枣助脾和中,但带柴胡一味透表,黄芩一味透里。经曰∶辛甘发散为阳。
一方桑叶为末,脂麻蒸捣,此足少阴、手足阳明药也。下焦少阳经气,当相火之化,相火有其经无其脏腑,游行于五者之间,故曰少阳为游部,其经脉上布膻中、络心包,下出委阳、络膀胱,岂非上佐天施,下佐地生,与手厥阴相表里,以行诸经者乎。
若初间失下,反用固涩之药,以致邪热内蓄,血不得行,腹痛欲死者,急以此方主之。是方也,炒术所以健脾炒芍所以泻肝,炒陈所以醒脾,防风所以散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