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东垣曰:阳之气,以天地之疾风名之。问曰:两足冷如冰,不能步履,服桂、附、除湿药不效,而更甚者,何故?
有腹痛小便点滴不出者,胞胎下压膀胱之腑也,法宜升举。千古以来,用参机关,惟仲景一人知之,而时珍本草云:"能回元气于无何有之乡"。
有胎不长者,母之气血不足也,法宜大补气血。麻黄苦温,细辛辛温,能启少阴之精而外交于太阳,仲景取微发汗以散邪,实以交阴阳也。
最可怪者,小儿初生下地,世俗皆用大黄、银花、勾藤、甘草之类,以下胎毒、血粪,余深为不然。沈存中治瘴用七枣汤,正与此同,亦一服而愈,有用术附汤而病益甚,盖术附相济,能固热气,不能发散,惟附子一味为最妙。
夫风寒之邪,一从肌腠而入,则为桂枝汤症,一从肤表而入,则为麻黄汤症,今以桂枝汤加麻黄、葛根,是从肌腠以达肤表,俾邪直出。浊气反行清道,即阳明胃之浊气,反行太阴肺之清道,即寸口四盛以上之关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