厥阴主阖,气上逆而下之,则阖折,利不止者,阖折反开也。伤寒五六日,不结胸,腹濡脉虚,复厥者,不可下。
其后发热者,必大便硬而少也。干呕、吐涎是二证,不是并见。
汗后正气夺则胃虚,故用附子、芍药,邪气盛则胃实,故用大黄、芒硝。此亦柴胡加减方也。
其显证在吐蛔,而细辨在烦躁。微烦、小便数,大便尚不当硬,因妄治亡津液而硬也。
但满而不痛者,此为痞,柴胡不中与之,宜半夏泻心汤。此条用真武者,全在降火利水,重在发热而心下悸,并不在头眩身动也。
而烦躁心下硬,是阳邪入阴,病在阳明之里矣。知母气寒主降,苦以泄肺火,辛以润肺燥,内肥白而外皮毛,肺金之象、生水之源也,故以为臣。